色彩风格

深学笃行聚合力 |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(一)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11-13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本网讯(通讯员 董新艳)新征程使命在肩,检察人矢志前行。10月20日至23日,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、“十五五”规划谋划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,对检察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。为更好引导全体干警将全会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检察力量,东西湖区人民检察院将开展“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”系列学习活动,集中展现干警们以学促干、融会于行的思考与感悟。

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董新艳

以“高质效办案”为核心,夯实检察工作现代化根基
       一是在“惩”与“护”的辩证中,服务经济发展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,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,最高检强调要依法维护经济秩序,服务经济关键在于精准履职,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,国企、民企、外资在诉讼权利与财产保护上一视同仁。依法惩治商业贿赂、内幕交易、合同诈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,营造让诚信企业安心发展的法治环境。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向市场传递稳定、明确的司法信号,使法治真正成为最优营商环境。
       二是在“内”与“外”的协同中,强化法律监督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(以下简称《建议》)提出“强化检察监督,加强公益诉讼”。法律监督贵在精准与刚性,充分发挥“派驻检察”实质作用,依托与公安机关的信息共享、案件会商机制,前移监督端口,从源头防止案件“带病”进入程序。民事行政检察锚定目标,对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特别是虚假诉讼损害案外人利益的,坚决提请抗诉或发出检察建议,并跟踪到底,以成功案例树立监督权威。公益诉讼进一步“提质增效”,从数量规模转向修复效果与社会效果并重,在生态环境等领域全程监督修复方案制定与执行,确保受损生态得到切实恢复。
       三是在“新”与“旧”的转换中,拥抱数字革命。在政法领域改革上,《建议》提出“推进政法工作数字化平台建设,强化跨部门执法司法协同和监督”。数字检察是我院的“新质战斗力”,通过研发“接地气”的模型,紧扣办案痛点,实现从“等案上门”到“主动挖案”的转变。努力破解数据壁垒难题,不等不靠,从司法数据等共识领域内部挖潜,或利用个案调取数据开展“小切口”分析,以实际成效推动更广泛的数据协同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于检察机关而言,核心在于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。这要求我们每一位检察人员秉持务实、求实、扎实的工作作风,让公平正义在每一个诉讼环节、每一份法律文书、每一次司法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,这才是检察工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最实在的贡献。